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从“基本功”到“创新力”——贵州大学教师教学竞赛能力提升工作坊在京成功举办
发布者:皮业炜
      发布时间:2024-12-30
      访问次数:18

2024年12月20—22日,从“基本功”到“创新力”——贵州大学教师教学竞赛能力提升工作坊在学堂在线北京总部清华科技园成功举办。由我校教师工作处带队,“两赛”训练营近40名教师参加本次工作坊。 


行前动员

12月18日,行前动员会上,教师工作处处长陈莉琼强调本次培训意义重大,这不仅仅是教学基本功的锤炼,更是激发创新力、提升教学水平的契机。参培教师要通过此次培训,对教学基本功进行一次全面的提升,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清晰的教学思路、熟练的教学方法,夯实教学基本功。希望大家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彼此分享体会。以开放的心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要真正实现从“基本功”到“创新力”的提升,为学校的教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杨文超副处长指出,大家要感恩学校的大力支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各位参培教师在培训中要严格遵守纪律,服从安排。不仅要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更要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并把所学所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明年的教学大赛做好准备。

 

开班仪式

12月20日,开班仪式上,贵州大学教师工作处教师发展科科长唐颖作为领队发言。她说道,此次工作坊是提升教学能力、凝聚团队力量的宝贵契机,鼓励教师们以空杯心态积极投入,相互学习,建立友谊,共同进步。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文志杰教授代表参培教师发言。他感谢学校给予的支持和信任,才有了此次培训的宝贵机会,老师们必将认真向专家们学习,充分利用此次机会提升自己,取得成效。

 


研修之旅

清华大学朱桂萍教授《以赛促教以教育赛》

朱桂萍老师对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和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备赛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丰富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现场教学、教学反思、学情分析、教学资源建设、学习成效评价等内容,并强调课程思政与哲学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朱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把教学比赛作为一个绝好的契机,以赛促教,以教育赛,让自己的教学更具魅力与活力。

 

北京理工大学薛庆教授《以赛促教,如何讲好课》

薛庆老师强调课程思政的灵魂地位,指出课程思政是教学创新的关键底色,要让各类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在创新方法上,教师应跳出传统教学舒适圈,借技术革新之东风,用线上线下融合、项目驱动等创新模式重塑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于教师职业发展,薛老师激励老师们突破自我,在教学创新实践中砥砺前行,成为学生成长的可靠引路人。

 

北京理工大学赵鲁涛教授《从上好一门课,到备战教学比赛》

赵鲁涛老师强调教学内容要将经典理论与前沿知识深度融合,营造丰富知识场域;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确保课堂节奏紧凑、互动有序;教学模式要积极践行混合式教学新常态。他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抢红包实验等创新手段,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为教师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教学范例。最后,赵老师倡导教师们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变革,以赛促教,夯实教学技能,以研促改,提升教学水平,以评促建,推动教学创新。

 

北京理工大学黄天羽教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法与实践》

黄天羽老师解读了教创赛的五大特征:学生中心、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学科特色、教育数字化。她强调,创新源于问题、发于问题、终于问题,先有一流问题,再有高水平教学创新,找准教学改革问题是教学创新的关键。她以《软件工程基础训练》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问题驱动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最后,黄老师鼓励教师们精心备赛,精益求精、沉着应赛,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庆旭教授《教学创新的原则、基础、方法、实施》

熊庆旭老师深入剖析了教学创新与竞赛能力之间的关系,他强调教学基本功是任何教学创新的基础。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提升教学效果。他认为,竞赛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竞赛不仅能够检验教学能力,还能激发教学创新热情。教学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们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竞赛能力。

 

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教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策略》

庞海芍老师认为,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她详细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核心维度: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效果。庞老师还特别强调了人文关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要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塑造。

 

清华大学李蕉副教授《课堂之外,重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

李蕉老师从参赛选手、教练和评委的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教学比赛的核心与变迁。她通过分享自己九次课程改革经历,展示了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推动教学创新。她还通过课堂游戏和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历史思维和哲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和与新世界对话的能力。她鼓励教师们要勇于面对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寻找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此次工作坊,为贵州大学的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升能力的平台。各位教师在与专家的互动交流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提升了对教学竞赛的认识和理解。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创新力,在教学竞赛中展现风采,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期待此次培训成果能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进一步推动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文字:张  倩  舒  越  贺  勰

图片:张  倩  贺  勰

编辑:张  倩 

责编:唐  颖  皮业炜

审校:杨文超

编审:陈莉琼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3636702  Email:to@gzu.edu.cn
备案序号: 黔ICP备0500060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102002163号
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