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博士后管理  通知公告
贵州大学诚邀优秀博士毕业生申报2023年度“博新计划”!
发布者:教师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3-02-13
      访问次数:33

贵州大学坐落于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211工程”大学,2017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4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3‰和5‰;农业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有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2007年获批首个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保护流动站,此外,还设有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林学、数学、地质学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热忱欢迎国内优秀博士依托贵州大学申报!

一、“博新计划”介绍

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于2016年开始设立“博新计划”,该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福利待遇

1.国家资助每人两年60万元(含博士后日常经费、科研启动经费和国际学术交流经费)。学校按特聘教授B岗标准发放每年30万元工资及10万元科研经费,另提供6万元的国际交流经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作为国家重大项目的项目骨干或参与人,参与项目研究,可延期一年,延期期间享受学校待遇。根据科研产出情况,年薪达70万元-80万元。

2.可申请学校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3.考核优秀的全职博士后可优先考虑留校任教。

4.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可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申报奖励。

三、申报条件

申请人须为2023年度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且无科研失信情况。

3.199111日(含)以后出生。

4.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5.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6.拟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初步拟定研究计划。

7.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是20223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之前未申报过“博新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2211日(含)之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8.获选人员须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

9.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

10.入选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及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原则上不得重复获得资助。

四、时间安排及申报材料

1.时间安排。215日起,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网站,提交申请材料,315日申报截止。5月下旬,公布获选结果。

2.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身份证明和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可在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网站下载)。

五、其他

1.“博新计划”通过组织同行专家评审确定资助人员。拟进站的资助人员须在名单公布后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2.获选人员在站期间可以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中单列在站博士后申报名额。获选人员在当前站内不得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站中)。

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8513636701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3636702  Email:to@gzu.edu.cn
备案序号: 黔ICP备0500060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102002163号
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