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11月25日,为期六天的贵州大学第九届新教师入职暨2022年岗前培训圆满落下帷幕,179名新进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开班仪式在崇实楼110报告厅举行。李军旗副校长致辞,他表示,岗前培训是新进教师了解学校,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期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让新进教师以科学的精神、人文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学院王亮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要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全局中,要培育高质量人才,做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为成为一名新时代高校好教师做出应有的努力。
在老教师项筱玲教授的领誓下,全体新进教师庄严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至此,老师们正式加入新时代“贵大人”行列。
来自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科处、工会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开展了传统特色课程书记校长第一课,并就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等理念,特邀校内外专家为学员授课;同时,学校青教赛、教学创新大赛团队为学员进行赛事经验分享,突出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演示,传授教学技能。培训为新进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新教师培养良好师德素养,迅速掌握教学基本功,及时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做好角色转换,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尽快胜任岗位工作。
★校领导亲切寄语导引“青椒”成长★
书记第一课: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校党委李建军书记以《擘画新蓝图谱写新篇章》为题,从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完整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基本方略等4个方面,沿着历史的轴线认识新时代,详细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寄语新进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长第一课:做强贵大高质量发展。校长宋宝安院士以《内涵式发展道路做强贵大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学校“双一流”建设成效、“十四五”建设目标和“青年教师如何做”为切入点,向新进教师介绍了学校的悠久历史、社会影响、发展现状,并以“奋斗让灵魂升华”激励新老师们努力做到“三致、三心、三敢”,以“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项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鼓励老师们要在感恩中前行,落脚于产学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校党委骆长江副书记作专题辅导报告,强调青年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德才兼备,珍惜在贵州大学工作的机会,工作上高调,生活中低调,时刻严于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做到讲政治、讲道德、精专业、守法纪、重家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张大林副校长以《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新作为一一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为题,结合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向学员们阐述了进入新时代贵大人应有的格局、素养和能力,并以“站位要高、底线要牢、理想要有、学思要全、导向要准、方法要好、推进要快”与青年教师共勉。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李向东院长以《<宇宙简史>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主题授课。他指出,课程思政不仅是满足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更是教师的自我提升过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要将“实事求是”贯穿在课程的建设中,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胸怀的人。
贵州省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现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建咨询专家赵莉以《立德树人,崇德修身》为主题,从师德及师德建设的意义,弘扬中、外优秀传统师德,立德树人、躬耕践行三个方面展开,强调师德的建设关系着国运兴衰和民族未来,教导新进教师要崇德修身,坚守高尚职业道德,担起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
贵州省礼仪学会会长、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杨序琴副教授以《礼塑人生,立德修身——做一名魅力高校教师》为主题,从礼仪概述、形象礼仪、交往礼仪三方面为学员讲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应注意的行为规范,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以优秀的形象为贵州大学代言。
★团队凝练成果分享教学心得★
贵大“青椒”团队做了青教赛经验分享及教学展示。身为教练的电气工程学院唐晓玲副教授以“青教赛”为切入点,将日常教学与竞赛准备进行融合,强调要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2022年省青教赛获奖教师电气工程学院杨健晟副教授、音乐学院李小溪老师、医学院王呈呈老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参赛经验和成长历程,并就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和课堂互动。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获奖团队成员就教学思想创新、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与教学展示。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胡丹副教授倡导从学情分析入手,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课前课后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挖掘育人元素进行课程思政设计;经济学院安海燕教授提倡用科研的思维表达教学,用学术的思维进行教学展示,从而达到学者师者的融合创新;数学与统计学院章超教授对教学创新大赛各环节进行分析解剖,与学员们进行教学经历和感想的分享,并希望青年教师们积极参加到教学比赛中,在教学的路上同向同行!
★名师解码课堂传递教学温度★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秦永彬教授以《数字经济与数字化——现状与未来思考》为题,引导青年教师既要学会利用数字化教学,要紧跟跨学科交叉的发展大方向,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
贵州大学法学院李萍教授以《教与学的纽带》为主题,强调教与学的纽带是师生情操情感情绪的传递,是知识能力素养的成就。并将一堂课比作一部电影,必须要有好教学内容(剧本),在精心的教学设计(导演)下,利用教学手段(拍摄技术),最终由教师(演员)打造完美的教学呈现(精湛演技)。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晶教授以《教育的想象——做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者》为题,与青年教师们分享了课程改革经验,以及如何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新颖的教学方法中,并以其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让学员们感受到课堂是有感情的,教学是有温度的,要学会在教学中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生命流淌的样貌,让学生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人才培养★
培训期间,学员就高校教师师德及职业素养、如何上好一门课、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等话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为今后跨学科融合打下基础。
结业典礼上,学员代表就培训感悟、讨论心得进行了分享。
周翔 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这次岗前培训使我对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党的二十大精神找到奋斗的方向,从贵大精神中寻找奋进的力量,从典型的代表人物中发现高校教师职业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校领导们从“四有”好老师,立德树人,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讲解,为青年老师的发展定下了总基调:牢记“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培育“业之大才”,立下君子之志,做“四有”好老师。各位专家和教学团队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讲解和示范,让我们切实体会了掌握扎实教学技能和培养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深切体验到了上好一堂课的意义,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多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策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参加培训的每位新进教师,即将回归到各自热爱的工作岗位,我坚信,正如贵大的校训——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我们也必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好教学与科研,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做强贵州大学奉献自己的青春。
郭瑞雪 机械工程学院
要做“大先生”,必先成仁师!通过此次岗前培训,让我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行仁爱之举,以宽厚之心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因材施教。不谄媚优等生,不敷衍中等生,不放弃差等生。在育人过程中树仁爱之心,以五育之准塑造学生。掏出仁爱之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彰显德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持赤诚之心,以严谨之态带动学生。我们应该追求科学真理、涵养创新能力、坚守学术诚信、坚定务实态度。要接受学生的能力差异,正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科研成果。在课程思政中葆爱国之心,以奉献之德感染学生。要勇于、乐于、善于担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吴茜茵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为新进的教师,刚出校门的我们年前气盛,梦想于我们而言却“不敢想”,因为平凡的我们如此渺小。宋宝安校长的鼓励和鞭策点醒了我们:只要“上心、用心、尽心”,只要“敢想、敢做、敢干”,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我们有着一个个小小的梦想。梦想着守护贵州一方水土,为贵州省大生态目标保驾护航;梦想着造福贵州一方百姓,从绿色农药到畜牧业养殖,从食品加工,再到民计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梦想着强大贵州一方经济,在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梦想着振兴贵州一方文化,发掘、保护和传承贵州优秀民族文化,为促进文化生态多样性贡献贵州力量。我们将做好教学、科研中的每一件小事,实现每一个人的梦想;个人梦想的实现汇聚在一起,就是贵大“双一流”梦想的实现!
未来的我们,未必有盛名,但必有令名;
未来的我们,未必成大师,但必成有德之师。
张贵湘 法学院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每个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这应该是每一位老师追求的梦想。好的教学要把学生装在心里,不断反思和重构,用心钻研,将新的教学理念自然融入并不断寻求突破,力图引起学生共鸣。德国一位哲学家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共情能力是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一位学生都值得我们呵护与关怀。我们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塑造灵魂为目标,真正重视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方能唤醒学生内心关于智慧与仁爱的潜能,不辜负作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担当。
希望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能够争做大先生、研究真问题,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帮助学生成长为参天大树,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训前的“破冰与构建学习团队”素质拓展活动)
图文:唐 颖
编辑:邵雨秋
责编:吉飞扬
审校:梁方毅
编审:陈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