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发布者:教师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2-03-15
      访问次数:127

  2022311日,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西校区德正楼215220221智慧教室成功举办。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人才”为主题,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大赛分为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由我校各学科领域专家、省级金师、校级教学名师担任评委。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针对62/团队提交教学创新报告和教学课堂实录进行评分,经过评委综合评审,共有40/团队晋级现场决赛。

在现场比赛环节,参赛教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等内容作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

本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了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精心打造了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通过激烈的角逐,评选出校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

本着以赛促教的宗旨,赛前,教师工作处积极动员,广泛宣传,精心筹备,利用寒假举办教学创新大赛备赛工作坊,帮助参赛教师更好地了解大赛目标,提高掌握大赛规则的水平,充分做好赛前准备,呈现高质量的参赛水平。赛后,参赛教师分享了他们的参赛感想,观摩的教师也感触颇深:

材料与冶金学院-马瑞(正高组):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经验、学习典型、展现风采与提升自我的平台。通过本次大赛,让我对新工科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本,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理解、认知和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如:以研促教、以赛促教、服务三农、对分课堂、学研一体等让我受益颇多。不论教学方式如何改变,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始终不会发生改变。在比赛中我也发现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经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和考评方法,深挖思政元素,全方位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

经济学院-安海燕(正高组):苏格拉底说,老师更应像接生婆,知识蕴含在每个学生体里,而授课是引领学生将知识导出的过程。这次我有幸参加了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最大的感触是传统教学方式已改变,新的一批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授课的迭代更新。有老师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有老师用故事性的反思将知识娓娓道来,丝丝入扣;也有老师模拟现场,案例呈现的情景教学……所有的教学都实现了以学生为导向,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天赋所在。教师理应回归教学本源,回归知识,让我们与学生灵魂的一次一次对话,此次比赛必定让更多老师去思索教学的真正意义。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互相学习的机会!感谢教师工作处的老师们,以高效的工作效率,有条不紊的工作安排,贴心的候场服务,让我们在紧张之余,感到阵阵的暖意。

矿业学院-蔡宏(副高组):教学能力是大学老师的立身之本,首届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二等奖得主杨晶老师在分享经验时说:“每位高校教师都应在职业生涯中参加一次教学比赛,因为这会带给你前所未有的个人能力的提升。”这话给我留下深刻的映像,从预赛到决赛,从视频录制到创新报告编写,我们这些选手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对参赛作品精心准备的同时也对自己课程的教学进行重新审视,思考如何把教学做得更好,如何让学生获得更长足的进步。现场汇报环节,评委专家的每一个提问和建议都直指教学设计的要害,高屋建瓴地指导选手们如何把创新教学做得更精进,真正达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特别感谢教师工作处的领导和老师们为保障大赛顺利进行、为保证每位老师顺利参赛所做的辛勤付出!

人武学院-黎亮(副高组):三月正是春花初绽的时节,我十分荣幸参加了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此次比赛全程在教师工作处的精心组织、积极宣传下顺利展开。创新大赛与其他以往高校教学竞赛不同,重在强调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旨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高阶素质和能力。整个比赛流程都要求教师对课程进行积极思考,深挖教学的痛点难点,探索教学创新之路。回想参赛之初,我心中对创新大赛既有好奇向往之心,也有畏难迷惑之情。这样的复杂情绪直到比赛结束才稍稍平息。比赛中无论是视频的录制、创新报告的撰写还是现场汇报的准备,都存在诸多过去没有碰到的困难。在身边同伴的帮助下,这些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而我也在这场竞赛之旅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获得了直面教学难题的勇气。感谢创新赛带给老师们的蜕变!

公共管理学院-刘升(副高组):今天我终于参加了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感受很多,可以汇成三个关键词:紧张,兴奋,责任!紧张,是因为为了这个比赛已经准备了很久,从学院推荐,参赛视频准备与拍摄,材料准备,经历过彻夜难眠,终于晋级校级决赛。对我而言,参赛主要目的是希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而评委老师都是这方面的权威,经过点拨,想到个人能力能获得提高,自然也非常兴奋。参赛之后,我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选择观摩其他老师的汇报,看到其他老师的创新和成果,反思自己的不足,更是深感教师责任之大,暗下决定,一定要扎根于教学,用力成长,更快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谢谢教学创新大赛,这是个能够让老师快速成长的地方!

公共管理学院-郑姝霞(中级及以下组):今年是我站在讲台的第22年,也是我第二次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高水平的比赛,和优秀的同事同台竞技、收获专家们对课程创新提出的宝贵建议,特别感谢学校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展现自我、学习提升的平台,感谢学院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支持、托举我们成长和发展,感谢教师工作处的领导和老师们为学校教师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倾情服务。通过本次比赛,我看到了差距、增长了本领、拓宽了视野,也对今后的教学提升有了更明晰的方向。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我会把获得的经验、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实践中,继续创新改革、潜心教书育人、切实立德树人。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罗为(中级及以下组):有幸代表计算机学院参加了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收获颇丰。通过评审的悉心指导,指出了老师们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给了老师们非常大的帮助。这次比赛很好地锻炼了我们教师们的各种教学能力,比如创新报告和教学设计的编写。通过比赛,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设计不止是个形式,在编写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整体把握和细致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完善各章节的教学设计,写好这“课堂的剧本”。通过比赛,我还深刻感受到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不断努力提高,才能在这门艺术的海洋里获得快乐,获得成长,实现价值。

体育学院-罗燕(中级及以下组):今年已是我第二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比赛,每次参赛我都收获满满。与其说这是一场竞赛,倒不如说这是一个锻炼的契机,是一种鞭策我进步的动力。通过参与教师工作处组织的赛前培训、观摩各学院老师的现场汇报以及与各位参赛老师交流学习,仿佛给我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不禁感叹:“原来课程还可以这么上”。精彩的课程源于教师用心的雕琢,只有自己的内心始终燃烧着深沉的挚爱,才能创造出卓越的教育果实。

医学院-王雪婷(观摩教师):很荣幸,能有机会现场观摩本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面对各位参赛教师的精彩展示,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引发了我对于今后教学创新的进一步思考:第一、教学创新必须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紧扣课程内容。创新只是点睛之笔,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第二、重视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即:在充分理解课程、课本内容基础上,注重知识间的逻辑性、连续性,重点是围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第三、要注重思政引领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将德育内容融入课堂,把抽象的思政引领落实于课程相关的实际事例之中,触动学生模仿学习。最后,非常感谢教师工作处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助力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

土木工程学院-夏新源(观摩教师):在没有真正承担起一门课的教学前,曾认为教学不过是做一份课件、讲一节课,抑或是布置一份作业、批改一份试卷。而后,在青教赛训练的观摩中我开始尝试BOPPPS教学法,努力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点。在此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观摩中,我认识到简单的照搬新理念、新方法只是在完成一节节独立的“课”而不能设计出一门完整的“课程”,就如同随意码放的砖块,再平整也难以搭高,只有统筹设计,才能搭成一座功能齐全的课程之塔。

 

至此,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圆满结束!获奖教师(正高组6/团队,副高组8/团队,中级及以下组6/团队)将代表贵州大学参加四月中下旬举办的省赛。期待入围省赛的教师们能够取得佳绩,最终走向国赛的舞台,赛出水平,赛出风采!

附:贵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名单 


组别

获奖等次

主讲老师

所在学院

团队成员

一等奖

虞育杰

电气工程学院

尹建勇、黄睿、钱进

二等奖

马瑞

材料与冶金学院

梁宇,万明攀,谭元标

安海燕

经济学院

洪名勇、李晓红

三等奖

章超

数学与统计学院

石青松、蔡红艳、何清龙

申国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以松、崔允贺、周雪梅

罗筠

公共管理学院

  

一等奖

唐晓玲

电气工程学院

熊炜、刘敏、袁旭峰

二等奖

胡丹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刘紫燕、蒋小菲、李国良

赵光菊

物理学院

刘艳辉、张立云、魏晓楠

易丹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等奖

蔡宏

矿业学院

张显云、汪泓、张春亢

韩宜芳

音乐学院

  

刘升

公共管理学院

王九龙

黎亮

人民武装学院

高艳莉

蒋小菲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等奖

刘艳

电气工程学院

陈卓、张庆芳、荣娜

二等奖

杜娟

管理学院

刘遗志

郑姝霞

公共管理学院

  

等奖

阳志奇

外国语学院

周杰、黄媛、张涛

罗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秦永彬、龙慧云、邓少勋

吴昌宁

人民武装学院

李蕾、冯超慧

易维洁

农学院

何腾兵、刘元生、翟夏斐

    


责编:吉飞扬

审校:梁方毅

编审:陈莉琼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3636702  Email:to@gzu.edu.cn
备案序号: 黔ICP备05000607号-1   贵公网安备52011102002163号
关注
微信公众号